我知道了
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我区10家乡镇卫生院跻身国家级

■ 通讯员 支梅

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日前公布“2015——2016年度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机构名单,我区南陈集、丁集、刘老庄、五里、赵集、老张集、王兴7家卫生院榜上有名。至此,全区已有10家卫生院创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地处苏北的淮阴缘何两年摘下10个“国字号”?答案在于:区卫生计生系统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力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开展惠民医疗活动,努力让92万淮阴人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让群众“看得上病”

总投入1500余万元、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的码头卫生院门诊综合楼日前正式投入使用。这个集门诊、住院、辅助检查为一体的综合楼流程合理、环境温馨,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就医需求。

异地搬迁码头卫生院只是我区着力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诸多举措之一。近年来,针对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破旧、医疗设备老化的现状,区卫生计生委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医疗设施,建立起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累计投入5.1亿元,实施基层新改扩建项目52个,新增业务用房13.9万m2和万元以上设备400多台(件),改变了以往乡镇卫生院只有听诊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机“三大件”的历史。目前,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形成中心卫生院配备核磁共振、重点卫生院配备CT、普通卫生院配备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诊疗体系。全区创成1个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20个省示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省级以上示范化率达到87.5%。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让群众“看得好病”

2016年12月,南陈集中心卫生院护士李海丽在全国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中荣获“社区护理”项目一等奖,并被授予全国基层卫生技能标兵。

李海丽的获奖源自于她自身的勤学苦练,更源自于近年来整个卫生系统“补短板、提能力”的不懈努力。区卫生计生委突破编制束缚,千方百计引进医学人才,对影像、口腔等急缺人才,采取降低开考比例等政策公开招聘,特殊人才引进实行一人一策,持续为基层医疗机构输入新鲜“血液”。率先推行“公开选岗”,分配由“准医生”“自选婆家”,将选岗的主动权完全交给考生自己。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基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卫技人员由2010年底的800多人增加到了2800人,卫技人才梯队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副高职称实现零的突破,达到了86人。

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基层人才队伍素质。每年都要组织基层管理人员赴清华、北大等国内高等学府研修学习,选派68名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培训班、19名赴吴江挂职锻炼。全区建成“三基”理论培训基地4个、实践技能和急诊急救培训基地各5个,率先在淮安市一院开设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基地,已有16批共369名医护人员跟班进修。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卫技人员的业务能力。2016年,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发生呼吸心跳骤停20例,成功15例,复苏成功率达75%。

为了让医护人员安心扎根基层,区卫生计生委一方面强化激励机制建设,推行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待遇。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单位临床一线人员年收入8-10万元左右、业务骨干15-20万元左右,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一方面突出人文关怀,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为基层医务人员免费提供工作日三餐,免费接送上下班,让医护人员在被爱中爱患者。区卫生计生委连续6年进入全区行风软环境评议“十佳”单位,连续两年位居“十佳”之首。

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区卫生计生委还积极推动基层医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借助二、三级医院的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目前,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丁集以及徐溜中心卫生院分别成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淮安市中医院的技术支持医院。市口腔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成为江苏省口腔医院、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合作医院。

开展惠民医疗活动,让群众“看得起病”

“从住院治疗到出院,自己一分钱都没花。”棉花庄镇村民李照宜说起上次在棉花中心卫生院的住院经历,依然 “不相信是真的”。59岁的李照宜前些日子因高血压住院治疗6天,总费用1063元,自费416元。考虑到他家生活困难,棉花中心卫生院为其免除了全部医疗费用。

李照宜的医疗费用减免得益于卫生系统持续推行的惠民医疗举措。近年来,我区加大惠民医院创建活动,引导各基层医疗单位秉持健康为民情怀,积极开展惠民医疗活动,目前,全区已创建惠民医院9所,仅2016年全区各基层医疗单位实施惠民医疗服务71.5万人次,共计减免医疗费用5483万元。推行大病保险,参合农民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之余,还可享受到大病救助。与此同时,还创新服务模式,为群众打造了一项项贴心的惠民服务: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团队入户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创新建立大学生村官担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制度……一系列的惠民活动,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更赢得了群众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