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大 地 漫 记

■ 严 苏

35

诸多树种里,榆树最受农人青睐。受青睐不仅仅是榆树的木质坚硬,做家具耐用,主要是它的叶、榆钱和皮。榆树叶、榆钱的营养可与蔬菜媲美,皮可入药,磨碎也可食用。困难时期,是榆树让农人度过饥荒,远离死神。

可以这样说,农人青睐榆树,就是青睐蔬菜和粮食。走进农村,熟悉树种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多数人家房前种榆树,屋后也种榆树;田头栽榆树,沟边、路旁也栽榆树。

民以食为天。

可以这样说,栽种榆树就是栽种温饱,就是栽种希望。

故乡有棵榆树,虬枝龙根,树干遭过雷击,半枯。炼钢时有人想锯它当柴烧,几位老人日看夜护,拼死保护。

锯树人不解,说:“一棵丑树,锯了也罢!”

老人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锯树人说:“它是树,榆木疙瘩!”

老人说:“你的祖先吃过它的叶,吃过它的榆钱,还吃过它的皮——它是你的祖宗,你敢否认吗?”

锯树人无言,逃也似的走了。

时过几年,天先是涝,后是旱,连着三年,粮食颗粒无收,好多村庄饿死人,唯独故乡没有。

是榆树救了故乡人的命。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故乡人明这个理!

 

36

桑树木质细腻、绵柔,做扁担有弹性,挑担省力,做农具经久耐用,寿命长。桑树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造纸,桑椹能当水果、还可酿酒,根皮可入药,桑叶用处更大——喂蚕。

桑树浑身是宝,地位却不高。

要怪只怪名字。

桑树的“桑”与“丧”同音,听起来不吉利,农人忌讳。桑树做的八仙桌、椅子、凳子可以登堂入室,树却不能在院内生长,即便长在院外,也不能对着门和窗。

这是农人的偏见。

春风吹绿大地时,桑树长出嫩叶。嫩叶绿油油的,有点卷曲,像赖床的慵懒女子。再过几天,叶面舒展开来。

与桑树叶一同舒展身体的是蚕宝宝。

桑叶是蚕的粮食。

农人采摘桑叶喂蚕,蚕吃了桑叶一天天长大,桑叶快完时蚕也成熟了。

可以说,桑树是为蚕而生的。

也可以说,没有桑树就没有蚕。当然了,没有蚕农人也就缺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可见桑树对农人有多重要。

桑树不计得失,不管长在何处,都把根扎进大地深处。桑树知道,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能喂养更多的蚕。

桑树是只知付出,不图回报的树种。

 

37

柳树泼皮,不论环境,不问土质,插下一枝就能成活,如同穷孩子,有口水就能活命。

放眼望去,河塘边、沟渠旁有柳树,大堤上、路两侧也有柳树。

水涝年份,低洼处一片汪洋,大水漫过柳树的腰,有风刮过,柳树枝摇叶动,仿佛向人求救。有人担心柳树难逃此劫。时过几日,大水退去,别的树种枝枯叶黄,纷纷死去,唯有柳树依然如故,有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说:甭担心,我没事。

干旱天气,数月不见一滴雨水,庄稼枯萎了,好多树种已是饥渴难耐、奄奄一息,唯有柳树绿意盎然,还是原来模样。

有一种叫做垂柳的柳树,此树长枝及地,柔软如丝,微风吹来如濯发少女,给人诗意遐想。

柳树的叶能吹出曲调,摘一叶入口,村庄里就飘扬出甜美的歌声。

一个孩子一支歌,几个孩子一台戏。

柳树的嫩枝可编篮子,也可编雀笼。农村的孩子手巧,心也灵,一个人学会什么,不出当天,村里的孩子都会做。

柳树成材用处多——

姑娘出嫁陪只箱子。

小伙娶亲打个橱子。

翻盖新房做桁架。

……

柳树为农人所栽,长大为农人所用。

柳树与农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38

杨树的种类百余种,农人钟情的是意杨(此树由意大利传入,故名意杨)。

意杨也泼皮,根栽、枝插都能成活。

春临大地,冰雪融化,是栽插意杨的最佳时节。

意杨顶天立地、蓬勃向上,看架势能把天钻出窟窿。

有人把意杨称之为钻天杨。

钻天杨,形象的名字,阳刚、霸气!

意杨生长快,几年就成材。

添新衣,锯倒一棵;孩子上大学,锯倒一行;盖新房,锯倒一片。

意杨是农人的活期储蓄本。

可以说,种植意杨就是种植钞票。

意杨保值,比养牛省力,比喂猪省事,比种粮划算。

除了保值,还有益处——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防风抗灾,保护家园。

固土防沙,维护生态。

……

意杨益处多,这就是农人钟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