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年年过节 今年不同
传统佳节刮起文明新风

■ 本报记者 蒋佳佳

春节年年过,今年有不同,在全区上下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中,传统的新春佳节里也刮起了一阵清新的文明新风。

少放鞭炮,成为文明过节新共识

今年是我市实施烟花爆竹禁放政策的第一年,虽然划定的禁放范围不涉及我区,但为了保障全区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区政府办公室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在公共文化场所、交通枢纽、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等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文件的出台不仅约束了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行为,也得到了很多淮阴百姓的自觉响应。

春节前夕,蓝庭印象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微信群里倡议小区业主在春节期间不要燃放烟花爆竹,共同度过一个安全、清洁、文明的春节。倡议很快得到了居民们的响应,小区物管工作人员也在各单元的门厅里张贴了禁放通知,不燃放或者少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小区居民间的文明新共识。

“今年明显感觉放鞭炮的人少了,清净了很多,小区卫生也很好。”小区居民高先生一家对这个倡议非常支持,过年期间严格地遵守这一共识,“我们家的宝宝过年刚满6个月,少了烟花爆竹声,孩子睡得也踏实。” 和高先生一家一样,很多淮阴人都在这个春节自觉选择了文明的过节方式,鞭炮声少了,文明过节的意识更深入人心了。

礼让行人,成为文明过节新街景

从苏州回家过年的丁先生说起今年过年的不同感受,除了烟花爆竹声少了外,让他感触最深的还是交通的文明。

“我不过刚在苏州工作两年,这次回来发现每个路口机动车都在礼让行人,反而是有些外地车显得不懂礼貌。”丁先生一直觉得父母家小区门口的北京东路,原先没有这么“堵”,这次回来竟发现,原来是机动车辆都在斑马线前自觉地让行非机动车和行人,才造成了一时拥堵的现象,“而且按喇叭的声音也少多了,好像已经形成习惯了。”

去年全市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吹响以来,交警部门开始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进行抓拍和处罚。一年下来,即使在一些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机动车辆也已形成文明礼让习惯。今年春节期间,全区广大的机动车驾驶者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向回家过年的老乡们展示了淮阴的文明新街景,这个小小的细节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文明指数在提升。

合家出游,成为文明过节新方式

喝酒打牌原是淮阴人春节期间最常见的娱乐方式,但这一不健康、不文明的过节方式也正在被淮阴人逐步被淘汰。周边游、短途游、长途游、出国游……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和家人一同出游的方式度过难得的春节假期。  

大年初二,市民杜女士终于把她筹划了好久的家庭旅游计划变成了现实,带着一家人从淮安出发,到南京登机飞往广州。“考虑到传统节日嘛,还是要在家和亲戚朋友团聚一下,所以我们选择了初二出发。”杜女士选择的广州,既可以就近带孩子游玩长隆旅游度假区,也可以让长辈感受南方冬日的别样风情,又完成了小夫妻俩品味美食的愿望。

比起长途旅游,更多淮阴人还是选择了在家门口看风景的娱乐方式——带孩子去樱花游乐场嗨一下,带老人去马头看看“兰博会”,和好友相约古淮河滑雪场……远离赌博和酒精,这个春节更多的淮阴人和家人朋友一起“解锁”了文明过节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