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城北开明中学成立3年便获得全区初中教学质量特等奖
这项特等奖“特”在哪儿?

前不久,全区教育工作年度综合考评结果揭晓,城北开明中学获得了全区初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和综合考评优秀单位称号,一所刚成立3年的新中学一举拿下两项重量级荣誉,在淮阴初中教学工作中实属罕见。特等奖,“特”在哪里?优秀单位,如何“优秀”?奖项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实绩?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特”在理念,提供适合的教育

——创新推广“分层分组,递进协作”学教模式

“城北开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突破性进展,重点在于学校始终坚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的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彰显自我价值。”城北开明中学校长汪丛蓉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这个特点,在教育方面尤为凸显,用统一的方式去教学、统一的成绩去衡量,就会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汪丛蓉对如何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性导致的教育盲点问题颇有研究,结合校情实际,她将苏派课改联盟的“分层分组,递进协作”学教模式创新“升级”到了4.0版本,应用到全校实际教学工作中,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分层分组,递进协作”学教模式4.0版本将教学课程划分为校本层、基础层、标准层和拓展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私人订制”式学习小组。

“我们不是用成绩的好与差来划分班级等次,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汪丛蓉举例说,有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选择“基础层”夯实学习基础,也有进步意识强烈的同学想要到更高层级去体验,当他们找到自己定位和奋斗方向后就可以带着自信去学习,不断超越自己。

“特”在路径,激发内驱力,深化教科研

——两大引擎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上台阶

城北开明中学一直坚持把激发内驱力和深化教科研作为两大引擎,前者指向学生,后者指向教师。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分层分组,递进协作”学教模式在这里发挥作用明显。

八(2)班的陆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升级时选择校本层班级。“我数学成绩不好,以前上课,老师讲难题我听不懂,讲简单的题目,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听了又没挑战性。” 她说,现在班级里同学间的差距不大,老师也根据大家的学习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讲的题目都能听懂,即便没听懂,还可以举手请老师重新讲一遍,上个学期末,她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过年时父母都替她开心。

“以前,老师考虑到班上同学的普遍感受,不怎么把过难的题目放出来,现在我们拓展班,还是会经常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八(10)班的罗同学很享受这份绞尽脑汁解难题的爽快,和同一学习小组里的“高手”过招,有时还能碰撞出新的解题思路,让她获益颇多。

通过“分层分组,递进协作”学教模式,学生的内驱力被充分激发,犹如“跑车”配上强劲的发动机,而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则是这辆“跑车”的“领航员”。学校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名师队伍。在去年“青蓝工程”赛课评比中,刚入职一年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谷霄云和他从事了16年中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师傅张刘传通力合作,一举夺魁。谷老师感谢“师傅”将多年经验倾囊相授,张老师感谢“徒弟”带他接触新理念、新思路。

分管“青蓝工程”的副校长蒋耕田表示,通过问题探讨、教案辅导、相互听课和教研教改交流等方式,“青蓝工程”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工作成效突出,去年底,全市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基地正式落户城北开明中学。

“特”在长远,宜文则文、宜武则武

——“多彩课程”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点40,张莉结束了日常教学工作后,在办公室电脑上点开了央视文化节目《朗读者》的视频。原来,她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在为当天下午,她带领的经典诵读课外社团准备课件。

张莉是学校的语文老师,朗诵是她的特长,在学校的“多彩课程”设置中,她和另一名老师共同承担了经典诵读社团的课外教学工作,“今天我们排练《再别康桥》,为了丰富课堂形式,我下载了一些视频内容,准备应用在下午的课堂里。”张莉说,学校在每周三下午创新开设“多彩课程”,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课外知识,除了经典诵读外,“多彩课程”还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等多方面,孩子们都把这天称作“快乐的星期三”。

“孩子性格有点腼腆,没想到参加了朗诵社团后激发了潜能。看她在课堂、舞台上特别自信,我真有点不敢相信!”经典诵读社团成员方怡的妈妈说。因为去年上半年,方怡和同学们一同参加全区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妈妈手机收到老师发送的视频后,心里着实为孩子骄傲了一番。

学校办学3年多来,在各级各类文化体艺比赛后活动中捷报频传,奖项涉及国家、省、市、区等多个级别。仅2018年一年,全校师生获奖数达158人次,其中数名学生代表学校在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市演讲比赛、市网络安全情景剧大赛等获一等奖,而学校层面也先后荣获了国家级足球示范学校、教育部国防特色学校、省级智慧学校等高级别荣誉称号,其他各类奖项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成长和成才有很多方式和渠道,让他们充分享受个性化学习所带来的成长快乐,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汪丛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