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淼
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临近会谈结束时,菲科突然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主席回答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样的情怀与担当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俯拾皆是,无处不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一腔赤诚、舍己忘我的高尚情怀,彰显了共产党人对于人民的无限担当和高尚的政治品格。
人,从懵懂时就有了“我”的概念,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跳脱不开“我”,这是“小我”,是追求自身的个人利益及美好的物质生活。“大我”超脱于“小我”,代表心中有集体,胸中有格局,所有古人讲:“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而“无我”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人民情怀,是担当意识,是自我革命,是奉献精神,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拳拳之心,到“为人民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铮铮之誓,再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初心之诺,无不蕴含着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宏大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才能全心全意爱民、贴心交心亲民,锻造出心系人民、为民担当的博大胸怀。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个人的命运前途与国家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计个人名利,甘于无私奉献。这是共产党人发下的宏愿,也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初心。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诞生根基立足伟大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当前,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的先进性能否始终保持、执政地位能否不断巩固,取决于党员心中人民群众的“权重”,取决于我们所做的一切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党的大事;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做好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实现关键体现勇敢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真正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紧紧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艰巨程度世所罕见,只有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发声,面对矛盾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挫折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才能做到在急难险重任务和矛盾漩涡面前豁得出、顶得上、扛得住,彰显共产党人的强大人格力量。
培养担当的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领导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学习要与时俱进,时刻接触了解社会潮流新技术,通过积累知识克服“本领恐慌”,让主观努力符合客观规律,以此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形势;必须突出危机意识,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有草摇叶响知路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也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境界提升依靠不断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这篇文章中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党能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地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但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自我革命仍任重而道远。
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同一切弱化党的领导、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作为作斗争,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守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用新的理念和办法解决好党内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三是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坚持“三严三实”,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必需时刻焕发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奉献的深刻理解。如果说,战争年代的赤子情怀是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那么,和平年代的赤子之心,就是“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奉献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誓言。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作为以公共利益为追求的公益者,以公平正义为原则的公正者,以社会责任为定位的公德者,更应义不容辞地发挥好示范作用,以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引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之先;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对标先进事例,树立看齐意识,时刻拿党政党纪扫描,找差距抓落实,用“舍得”换“获得”。
《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正是对我们党根本宗旨的精辟阐述,也是共产党人爱党许国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砥砺“无我”情怀,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用实际行动不断增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淮阴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