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残联捷报频传。《淮阴区残联开展“四个融合” 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等3个案例获评市优秀案例,成为获评市优秀案例最多的(县)区。
近年来,区残联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四个融合”行动,创新“以人民为中心让项目暖民心”双心品牌,促进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王家营沈渡村友爱残疾人之家成为残疾人通过融合发展实现就业增收的典型代表,累计安置残疾人40余人,即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其中重度肢体和智力、精神类共有31人,每人每月增收1000元左右,受到市、区领导高度肯定。
开展与特殊学校“培训融合”,增长技能。2024年,区残联与淮阴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培训融合”,王家营沈渡村友爱残疾人之家提供键盘项目和技术人员,到特校指导学生和他们的监护人,与他们共同开展融合服务;淮阴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项目融合”计划,采取试点委培、订单式培养模式,做好残疾学生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帮助残疾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加一定收入。
开展与卫健部门“康复融合”,护佑健康。自王家营沈渡村友爱残疾人之家与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成协议以来,区卫健委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义务到残疾人之家开展康复指导服务,为残疾人测量血糖、血压以及基础疾病预防,对精神类别残疾人指导用药、因脑血管疾病肢体类别残疾人指导康复方法,因手工活久坐影响身体指导做健身操、八段锦等活动,对个别残疾人身体异常情况及时与监护人联系,及时就医,确保残疾人在残疾人之家舒心、健康生活。
开展与舞蹈协会“文化融合”,增强自信。组建残疾人之家文艺小分队,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并于2024年与区舞蹈协会达成合作协议,利用节假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024年举办的“残健共融、共创未来”文艺汇演,反响良好,既丰富了残疾人文化生活,又增强了残疾人自信。
开展与企业“志愿融合”,增强获得感。自残疾人之家与江苏鳌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以来,利用节假日进社区开展磨刀、缝补、修理小家电等活动,相继参加区委宣传部组织的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的“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服务社区居民40余场次,惠泽残疾人1000余人次。同时,每年开展瞻仰红色教育基地和游园活动,共计组织赴周恩来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和连云港渔湾等地参观学习,不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淮阴区残联将探索更加丰富的工作方法,推动残障人士更好融入社会,助力其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孙军面对未来,满怀信心地憧憬。
(彭淮阴 吴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