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陈璇
近年来,淮阴聚焦老年群体多样化需求,以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抓手,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从机构养老到居家照料,从助餐服务到健康守护,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便利的服务,切实提升晚年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阵地全覆盖 “家门口”的服务圈暖意浓
走进长江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450平方米的空间里,养老顾问、智慧养老、医疗康护、营养膳食等八大服务区功能分明,老人们或在日间照料区休憩,或在文体娱乐区下棋唱歌,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这里设施齐全,每天和老伙计们一起活动,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正在参与手工制作的李奶奶笑着说。
该中心不仅提供一站式服务,还通过“一站多点”模式向周边社区辐射资源,形成医养融合、文化共享、智慧养老、社会扶老的立体式服务网络。自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1200人次。如今,这样的养老阵地在我区遍地开花:4家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个千平方米以上街道综合服务中心、265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实现城区养老设施全覆盖,让老年人出门就能找到“幸福驿站”。
服务零距离 从“一餐热饭”到“智慧守护”
“食堂的饭菜荤素搭配,热乎又对胃口,解决了我独居吃饭的大难题。”在王家营街道营中社区老淮阴大食堂助餐点,张大爷捧着热腾腾的饭菜赞不绝口。作为养老服务的“关键小事”,我区已打造4个老年助餐点,从老年人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出发,精心调配每日餐食,让“舌尖上的幸福”触手可及。
居家养老的安全感,更藏在细节里。丝织厂宿舍的卞立珍老人家中,适老化改造后的浴室换上了防滑淋浴设备,床头的智能灯挥手即亮,智能药盒会准时提醒吃药。“这些‘小精灵’让我住得踏实多了。”2024年以来,全区已为1950户老年家庭完成个性化适老化改造,155张“家庭照护床位”将专业服务送上门,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康复护理、助浴等服务,用细节托起“稳稳的幸福”。
健康常相伴 家庭医生守护“夕阳红”
身体健康是安享晚年的基础,当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享受家庭医生的服务。“我原来是高血压、高血糖,现在都控制得很正常了,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他们经常上门服务,像家人一样贴心,比去医院方便多了!”御花园小区的庄明生老人说起家庭医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淮阴,家庭医生是老年人健康的“守门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1个家庭医生团队、130名医生,覆盖65个小区,2024年为16918名重点人群提供签约服务,上门服务超1600人次。“我们辖区有不少受高血压、高血糖困扰的老年人,都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家庭医生是离社区居民最近的医生,我们会尽全力守护好老年人的健康,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家庭医生团队分管领导刘太平的话,道出了家庭医生团队的责任与担当。
养老服务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如今,区内已有3.48万余名老年人享受上门服务,高龄、困难老年人服务覆盖率达100%。接下来,淮阴将持续聚焦“失能老人照护培训”“养老阵地升级”“助餐点优化”等重点民生工作,让养老服务更精准、更暖心,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