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敏 王斐
孙瑜,女,现年39岁,现担任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主要负责社区矫正心理辅导和未成年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工作。曾获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淮安市“优秀社区矫正、帮教安置专职工作者”、淮阴区“十大法治人物”。
尽职恪守的心,矢志不改
自2010年工作以来,孙瑜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2000余人,组织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近百次。服刑人员胡某在身患重病、与妻子离婚、与父母关系紧张。现实中的种种不顺,使得胡某对生活倍感失望。“姐,这是我最后一次发短信给你,我要去砍人。”这是社区服刑人员胡某夜里给孙瑜发来的短信,看到短信孙瑜立即回拨了电话,并驱车赶往胡某家中。一路上,孙瑜不停地给胡某发短信“千万别做傻事,速和我联系,有什么事我帮你”、“你在哪,告诉我,我现在去看你”、“你的父母都很着急,你的儿子哭着喊要爸爸,你赶紧回来吧”。经过孙瑜的不断短信劝说,胡某的愤怒情绪渐渐有了缓和。晚上11:00,孙瑜和同事们终于找到了胡某……
扶弱济困的心,百折不回
孙瑜说:社工的精神,不在于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在于那份真诚的坚守和执着。从业九年来,她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变成一点一滴的关爱,无私地奉献给他人,一如路边的基石,风风雨雨中收获着坚毅和执着。孙瑜女儿生日那一天,一对耄耋夫妇申请的“特殊”远程会见,孙瑜通过“半小时前置沟通”,了解到他们两个儿子都在监狱,孙瑜便立即整理老人提供的信息,与洪泽湖监狱联系确认。并与高淳监狱、洪泽湖监狱对接,在周六的上午、下午进行两场会见。孙瑜担心两位老人骑三轮车危险,提前两个小时开车到三树镇接他们,考虑到老人有心脏病,孙瑜提前备好救心丸,并学习了抢救措施。上午会见结束,孙瑜带老夫妇吃午餐,并安排老人在帮教宿舍午休。虽然没有和女儿过生日,但她在“离人心最近的岗位”坚守,仰无愧于天,附无愧于地。
育人善抚的心,一往无前
在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中,她坚持为每位未成年举行单独的入矫宣告,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并与未成年及监护人进行定期联系。经她教育过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无一人再重新犯罪。她用实际行动,担当“感其心、挽其人、育其人”的践行者。中心接收一名因强奸罪而被判刑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小同(化名),孙瑜与他每日微信交流,关心他的生活。通过沙盘游戏和见面交谈,了解到小同缺少家庭温暖,于是她决定家访。通过家访,孙瑜了解到小同的母亲失明,家庭贫困的情况,主动买菜包饺子,和服刑人员吃了“团圆饭”,让很久没笑的小同露出了笑容。在日常的教育矫正中,孙瑜引导小同孝顺父母,懂得感恩。在其父亲工地受伤后,主动借给小同600元,帮助他度过难关。